top of page

臉書的療傷止痛


2016.8.14 舊文新貼;

今天的「臉書」對我而言,是助我走出喪母至痛的「良方」;不同於網站,「臉書」只有自己關心或關心自己的「書友」看得到,在「無所顧忌」不再壓抑下,能讓自己藉整理舊函追憶逝者,讓淚水痛快流淌,用無言的「訴說」撫平傷痛,我覺得是走出陰霾的最佳「自救」方式。 2016年3月返台祭母時,深思自己兩年來走不出傷痛的原因應該是,疼我的母親一走,我寫了二十多年的家書被迫終止,沒有訴說的對象,更失去「取悅親心」為之奮鬥的意義;雖然我在未對外公開的追思禮拜上答應母親「繼續分享生活瑣事及旅遊見聞,更會完成心願,在所有您想去而沒去過的地方為您留下姓名」...但是,我沒辦到,我了無情緒,也為找不到方法而「耿耿於懷」。 1986年離開台灣後,即使再忙,我的家書幾乎每週一封很少間斷,即使後來可以使用 skype,但是,母親還是喜歡看我長篇寫就的家書;尤其後來的幾年,在聽力受損後,她更是希望能反覆細讀我「有圖有文」的家書跟她「話家常」。在未有黃斑病變影響視力前,她還會用歪斜的字體給我回信,從原來的大字沒幾個,到後來居然可以寫上幾大張紙,塞進我幫她打好的英文信封寄給我。 從小困苦沒上過學的母親,記性過人,完全靠閱報自修識字。任小職員的父親 58 歲因高血壓去世時,她帶著四個孩子,靠著幫人做便當、日夜帶小孩來支撐這個家。等我們各自成家立業後,喜好旅遊及接觸新事物的她,經常隻身搭機到大陸和美加探親及旅遊。年老入住養老院後,即使聽力視力不佳,她還是每天都要拿著放大鏡孜孜不倦地讀報紙看評論。她走時,我影印了所有我們間的書信加上她深以為傲我編寫的教科書燒給她帶去;而把她珍藏多年我所有的原始書信剪報都帶回來與她的來函放在一起,一札札「母女連心」的信函有多少珍貴的回憶啊! 中斷了兩年的「家書」,現在,我在「臉書」找到了訴說的方式,我仍沿用原來的語氣寫法,讓母親「熟識」我住的環境,「貼近」我的生活 (只可惜不能按「讚」),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臉書」為文,我儘量用中英對照寫法的最大原因,祈望她仍能一如既往,可以用我標注的中文穿走於大街小巷記路及購物啊! 感謝「臉書」,它讓我「重拾舊愛」、「心有所屬」一步步走出憂傷和鬱結。

 


Featured Posts
Catagory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bottom of page